跳转到内容

超级单体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一个超级单体,与其他种类的雷暴(飑线单体英语Pulse storm多单体英语Multicellular thunderstorm)相比,其主要特征为大规模的旋转结构。

超级单体supercell,香港译超级胞,台湾译超大胞)是雷暴的一种,拥有深厚、持续旋转上升气流中气旋英语Mesocyclone[1]由于这个原因,这些雷暴有时被称为旋转雷暴(rotating thunderstorms)。[2]在雷暴的四种类型(超级单体、飑线多单体英语Multicellular thunderstorm单体英语Pulse storm)中,超级单体是最不常见,同时也是破坏力最大的一种。超级单体常常孤立于其他雷暴而存在,可以影响32公里(20英里)高度范围内的气候。[3]

超级单体通常被分为三种类型:经典、低降水(LP)和高降水(HP)。低降水超级单体通常发生在干旱缺水地区,而高降水超级单体常发生在湿润地区,如美国的高原地区。虽然在符合发生条件的天气下,超级单体可能会出现在世界任何地方,但它们多数出现在北美大平原,一个以龙卷风走廊而闻名于世的地区。[4]

形成

[编辑]

特性

[编辑]
在内布拉斯加州德什勒地区形成的超级单体

超级单体常孤立于其他雷暴,尽管它们有时也嵌入飑线之中。通常情况下,超级单体出现在一个低气压系统的暖区,移动方向一般是北偏东,路线与低气压的冷锋方向一致。超级单体可以持续几个小时,因此它们被称为准稳态的风暴。超级单体有能力偏离平均风。如果人们追踪到偏左或偏右的平均风(相对于垂直风切变),他们会称其为“left-movers”或“right-movers”。超级单体有时会发展为两个独立的,旋转方向相反的上升气流,这将导致超级单体分为两个:一个向左移动,另一个向右移。

超级单体的体积可大可小。它们通常会带来大量的冰雹、强降雨、大风,以及下击暴流。一些类型的超级单体的中气旋英语Mesocyclone内可派生出龙卷风,虽然只有不到40%的概率会发生这种情况。[5]

地理

[编辑]

在合适的天气条件下,世界任何地方都可以产生超级单体。第一场被认定为超级单体雷暴发生在英格兰沃金厄姆英语Wokingham,由基思·布朗宁英语Keith Browning弗兰克·拉德拉姆英语Frank Ludlam于1962年研究得出。[6]布朗宁的最初工作是跟随莱蒙英语Leslie R. Lemon多斯韦尔英语Charles A. Doswell III去研究现代概念的超级单体模型。[7]在一些可用的记录中,超级单体频繁出现的地区包括美国中部的大平原和加拿大南部一直到美国东南部和墨西哥北部地区、阿根廷中东部及相邻的乌拉圭、孟加拉国和印度东部的部分地区、南非,以及澳大利亚东部。[8]但偶尔超级单体也出现在温带地区,比如中国东部,以及欧洲。由于相似的特性,龙卷风经常出现的地区,超级单体也经常出现,详细情况请参阅龙卷风气候英语Tornado climatology龙卷风巷英语Tornado Alley

影响

[编辑]
超级单体的卫星照片

超级单体可以带来大量冰雹、破坏性大风、致命的龙卷风、洪水、危险的云对地闪电,以及暴雨。超级单体造成的破坏虽然没有龙卷风那么引人注目,但也十分危险。超级单体可造成风速超过148 km/h(92 mph)的大风,[9][10]下击暴流可造成类似于龙卷风的损害。恶劣天气带来的洪水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11]

图库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Glickman, Todd S. (ed.). Glossary of Meteorology 2nd.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2000 [2013-04-19]. ISBN 978-1-878220-34-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07). 
  2. ^ ON THE MESOCYCLONE "DRY INTRUSION" AND TORNADOGENESIS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3-07-30.. Leslie R. Lemon.
  3. ^ 镜头记录超级单体风暴_网易探索. [2013-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30). 
  4. ^ SUPERCELL TYPES: LP, CLASSIC, HP. [2013-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8). 
  5. ^ NWS Louisville: Supercell Structure and Dynamics. [2013-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11). 
  6. ^ Browning, K.A.; F.H. Ludlum. Airflow in Convective Storms (PDF). Quarterly Journal of the Royal Meteorological Society. Apr 1962, 88 (376): 117–35. doi:10.1002/qj.4970883760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03-07). 
  7. ^ Lemon, Leslie R.; C.A. Doswell. Severe Thunderstorm Evolution and Mesocyclone Structure as Related to Tornadogenesis. Mon. Wea. Rev. Sep 1979, 107 (9): 1184–97 [2013-04-19]. doi:10.1175/1520-0493(1979)107<1184:STEAMS>2.0.CO;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1). 
  8. ^ Thunderstorm in Victoria 06 Mar 2010. Bom.gov.au. 2010-03-06 [2012-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9). 
  9. ^ City of Provo, Utah ::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06-10-06.
  10. ^ ksl.com - Storm Damage Estimated at $13 Million in Provo. [2013-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11. ^ Tornadoes Nature's Most Violent Storms. [2013-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0-26). 

外部链接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pFad - Phonifier reborn

Pfad - The Proxy pFad of © 2024 Garber Painting. All rights reserved.

Note: This service is not intended for secure transactions such as banking, social media, email, or purchasing. Use at your own risk. We assume no liability whatsoever for broken pages.


Alternative Proxies:

Alternative Proxy

pFad Proxy

pFad v3 Proxy

pFad v4 Proxy